西柏坡创新教育联系电话
  • 1
  • 2

红色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文化

首位亲历“地道战”的美国军人和他身边的八路军-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图片

  1945年1月22日,美军观察组成员布鲁克·杜伦到冀中军区考察时遭遇了日本军队的突袭,情急之下,杜伦和马振武(左)一起躲进皮里村的地道。摄影师石少华看着杜伦神情专注地观察地面的动静,端起相机,拍下了这张举世震惊的照片,照片真实记录了第一个走进中国地道的美国军人。

  2017年12月,在《晋察冀日报》创刊80周年座谈会上,94岁的老报人陈英指认,著名摄影师石少华拍摄的《第一个走进地道战的美国军人》杜伦身边的中国军人是她的父亲——马振武。

  为什么一张照片隔了72年才来指认?马振武在地道中,和美国军人杜伦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一个亲历“地道战”的美国军人

  石志民/文 石少华/摄

图片

  1944年底,美军观察组成员布鲁克•杜伦上尉坐马车,在乔装的八路军部队的护卫下直奔冀中军区。

  第一个亲历“地道战”的美国军人是布鲁克•杜伦(Brooke Ⅱ Dolan),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是抗日战争中到达延安的美军观察组的成员,也是美国战略情报局的一名上尉。1944年末,布鲁克•杜伦被延安美军观察组派往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进行考察,一方面收集保定及平津地区的日军情报;另一方面也要收集晋察冀八路军的相关情报。

  初到晋察冀,杜伦看到八路军的武器简陋而且五花八门,对八路军的战斗力颇不以为意。冀中军区司令员杨成武向杜伦介绍毛主席的持久战、群众性的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杜伦对地道战非常感兴趣,表示要亲自去实地了解情况。

  1945年1月22日,杜伦一行在任丘县与河间县交界的皮里村考察,当地汉奸发现了杜伦在冀中根据地考察的行踪,便用信鸽将情报传送给了日本人。日军立刻调集兵力对杜伦一行所在的村庄进行了突袭。

图片

  1945年1月22日,美军观察组成员布鲁克·杜伦到冀中军区考察时遭遇了日本军队的突袭,情急之下,杜伦和马振武(左)一起躲进皮里村的地道。

  杜伦一行遭到日本军队的突袭,情急之下,杜伦和八路军战士一起躲进了地道(中)。当日本兵在地道上面打骂恐吓村民,并企图用铁镐、钢钎挖地道时,躲在洞里的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开始大哭。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杜伦也十分紧张。当杜伦紧张地观察地上面的动静时,石少华按下了快门。

  经过近15个小时的相持,闻讯赶来增援的八路军赶走了日本兵。当杜伦从地道中出来,看见了炕上被打伤的房东大娘。

  原来日本兵在这间房屋中发现了杜伦落在炕上的照相机、皮包、地图和笔记本,立即审问没有来得及躲进地道的房东娄大娘。娄大娘坚持不说杜伦的藏身之处,因而被打得遍体鳞伤。

  翻译马振武向杜伦讲述了刚刚发生的事,杜伦感动地竖起了大拇指。当军分区司令员魏洪亮的爱人肖哲抱着孩子边走边哭地走出地道时,大家才知道她怀中的男孩已经断气。这个男孩就是在地道中啼哭的男孩,为了不因男孩的啼哭而暴露大家藏身的位置,妈妈用自己的乳房堵住了男孩的小嘴。或因情况太紧急,或因心情太紧张,或因妈妈太担心儿子的啼声威胁到大家的生命安全而抱得太紧,男孩在母亲的怀抱中窒息而亡……

  杜伦回到冀中军区司令部驻地后,向杨成武司令员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对八路军和晋察冀边区的老百姓赞赏有加。他说回延安后一定要向将军报告,他或许还会因此而得到晋升。

  但杜伦回到延安时,主张与共产党进行接触的美军最高指挥官史迪威将军和美军观察组指挥官包瑞德上校均已被更为保守的指挥官替换。美军观察组的其他成员对杜伦在晋察冀的经历和感受几乎毫无所闻。是因新任长官的封口令或其他原因,我们则不得而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第四天,1945年8月19日,杜伦在重庆自杀身亡。

  地道中,杜伦身边的中国人是谁?

  郑鲁南

  2017年初,作者意外接到马振武家人的电话:马振武的女儿、现年94岁的陈英指认,照片中,美国军人杜伦身边的中国军人是她的父亲——马振武。

  时隔72年,马振武的女儿在这张老照片里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

图片

  冀中军区杨成武司令员(右一)、李志民政委(右三)、晋察冀军区翻译马振武(左一)陪同美军观察组布鲁克·杜伦上尉(右五)视察冀中军区。

  1944年12月底,美军观察组一行3人来到了晋察冀军区。为了配合美军观察组工作,晋察冀军区专门成立了联络处,军区副参谋长耿彪兼任处长。共产党员、徐水县县长马振武担任翻译。同时,冀中军区也成立了联络科,调黄埔军校毕业的高存信担任科长。马振武就这样走近了杜伦。

  其实,马振武当时已经不是县长了。马振武是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的高材生,七七事变后,马振武毅然辞去石家庄石门中学英语教员、副校长的职务,参加了共产党。由于马振武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聂荣臻把马振武调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担任英文秘书。在担任英文秘书前,马振武在冀中八专署工作,因曾在徐水县当过县长,所以马振武走到哪,人们还会习惯性地称他为“马振武县长”。

  临行前,为了杜伦的安全,让杜伦的穿着尽量和老百姓一样,大家费了很大的劲才给他找到一件特大号的棉袄。可是无论怎样乔装打扮,杜伦也掩饰不了白皮肤、蓝眼睛、高鼻梁的美国人形象。

图片

  美军观察组成员布鲁克•杜伦上尉出发前在军区住房门口。石少华摄

  当杜伦上尉在晋察冀军区考察时,杜伦一行人的行踪,被贼眼的汉奸发现了。

  据陪同美军观察组布鲁克·杜伦上尉视察冀中军区的联络科长高存信回忆:杜伦一行“被日伪军偷袭的时间大约是黎明前5点多,当时大家都是和衣而睡,听见枪响,立即到院内观察。这时,敌人的骑兵已在院外向北边打枪。我立即到杜伦和翻译屋里,让他们立即钻地道。杜伦在马振武、吴英民带领下,毫不犹豫地钻了洞,只不过因为他个子大,洞口小,他进地道口时费了点劲。”

图片

时任冀中军区联络科长的高存信。

  皮里村是防御性的蛇形地道,大部分不能站起来直着走,都得弯腰走,低的地方还得匍匐前进。杜伦所住的院子,里屋、外屋、厨房的地道几乎是相通的。但是高存信和石少华下的地道却是一个尚未连通的“死胡同”,于是高存信和石少华返身进另一个地道,正好与杜伦、马振武迎面相遇。

  马振武当时紧紧挨着杜伦,杜伦个子高,他卷屈着腿,一言不发。鬼子在地道上面打骂恐吓村民,并企图用铁镐、钢钎挖地道。石少华看着杜伦神情专注地观察地面的动静,端起相机,拍下了这张举世震惊的照片,照片真实记录了第一个走进中国地道的美国军人。只是杜伦怎么也没有想到,来八路军冀中军区视察地道,是在日军的追杀下“躲”进中国地道的。

  杜伦在地道中的这张照片,杜伦生前没有看到,因为杜伦1945去世。但是马振武生前怎么也没有看到呢?对此,作者曾疑惑地问过陈英的女儿陈华:陈英是1939年参加革命的,在《晋察冀日报》当过编辑,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市出版局副局长。陈英在媒体工作多年,怎么就没有看过自己父亲的这张照片呢?陈华斩钉截铁的回答:过去真的没见过。

  于是,作者联系了照片的拍摄者石少华的长子石志民。石志民告知:“这张照片首次公开发表是上个世纪90年代,照片是发表在自己的博客里。”由于石志民的父亲石少华生前没有在照片上一一注明人名,以至于后来石志民在写《第一个走进地道战的美国军人》时,也不知道杜伦身边的人是谁。

  1984年,高存信将军(退休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写回忆杜伦的文章时,也还在寻问杜伦的下落,人们似乎不大愿意相信杜伦会选择自杀。这位以“唯一参加过中国地道战的美国人”为骄傲的杜伦,原工作单位是美国战略服务处,即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对他的死因至今依然讳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