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创新教育联系电话
  • 1
  • 2

活动影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活动影像

2017年上海市妇联党务干部培训班

2017-10-10 13:06:34

赶考永远在路上——上海市妇联党务干部“重走赶考路”纪实

时间推回到 1949年3月23日。

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在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聪明智慧,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国家稳定,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用实绩向人民交上的满意的答卷。

2017年10月9—14日,我们上海市妇联机关党务干部在市妇联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孙美娥的带领下,参加了由石家庄创新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上海市妇联党务干部学习培训,并有幸重走了当年毛主席从西柏坡进京的"赶考"之路。

本次培训班的主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重温西柏坡精神,加强党性教育。学习形式为党课教育、现场教学、辅导讲座和学习讨论等。

9日上午,我们从虹桥机场出发,下午一点赶到石家庄,立即就安排了由河北省党校党史教研室西柏坡研究中心的冯学工教授为我们主讲了《西柏坡时期的光辉实践与当代价值》的讲座。

通过冯教授深动形象地讲座,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西柏坡,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要求。

"两个务必"强调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强调艰苦奋斗,其实质就是不要忘记人民群众,不要脱离人民群众,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因为始终强调和坚持了"执政为民"的崇高境界,西柏坡时期才有了"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感人场面,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西柏坡,是毛泽东提出"进京赶考"的始发地。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经唐县、保定、到达北平,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的历程。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乘车赶赴西柏坡,参观西柏坡纪念馆。

我们观看了文献纪录片《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廉政教育馆,中共中央旧址,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重温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在创新培训中心老师的现场指导下,进行了《为民谋利、还利于民》《重温"两个务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一系列现场主题教学。

参观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大门南向,分前后两部分。前院自西而东是董必武、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的旧居等。后院三间窑洞式建筑是朱德的办公室、休息室的旧址。大院西部、前后院之间,是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旧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位于毛泽东旧居西北部。就是在这里,党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为夺取全面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观七届二中会址——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发了言。毛主席作了会议结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就是结论的一部分。

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相应的决议。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会议作了几条规定:一、不作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 成功、最辉煌的时期。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

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 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在唐县淑闾村,我们参观了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唐县是革命老区,又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生前工作、战斗和以身殉职的地方。

为了弘扬白求恩柯棣华精神,增进中加、中印人民的友谊,1971年在唐县建起了白求恩纪念馆和柯棣华纪念馆"。

白求恩、柯棣华崇高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

白求恩(1890~1939)加拿大人,1938年初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后因在医治伤员时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柯棣华(1910-1942)印度人,1938年8月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热情为中国抗日军民服务。后因积劳成疾,于1942年12月9日在唐县葛公村病逝。

参观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白洋淀位于保定市安新县, 白洋淀不仅是滋养华北儿女的一方水土,更是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精神的载体,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就是白洋淀地区独具特色的抗日武装力量。

雁翎队纪念馆内大量的历史资料再现了当年雁翎队抗战的故事。在讲解员详尽地讲述下,大家了解了雁翎队水上伏击敌人、阻断敌人水上运输线、截获军需物资和枪支弹药的赫赫战绩。馆内珍藏了枪排、大抬杆等具有水上作战功能的特色武器,使大家深入了解了雁翎队员当年英勇作战的情形。英雄们的事迹激励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干部。

参观了以电影"小兵张嘎"为原形而建造的"嘎子村"。村中"小兵张嘎"的塑像和"嘎子屋"让大家不禁又回忆起那个机灵勇敢的小战士,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革命老区水乡人别有风味的文化气息。

参观河北省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回顾冉庄抗日时期的艰苦岁月,体验中外闻名的冉庄地道战,学习冉庄人民抗击日伪的英雄事迹以及党的光荣传统。

走进冉庄地道,就如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抗战期间,勤劳智慧的冀中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构建了近16公里长、巧夺天工的"地下长城",地道拥有4条主干线和24条支线,户户相连,村村相通,上下呼应,能进能退,如此精细巧妙而又庞大驳杂的地道在让每一个考察团成员深感震撼之余,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伟大,感受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感叹晋察冀人民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胆识和智慧。

从地道中走出来,我们仿佛看见了日军铁蹄在我中华大地上肆意蹂躏,山河破碎,哀鸿遍野,仿佛看到民兵不甘为亡国奴,奋勇抗战,抛头颅,撒热血。冉庄地道战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是人民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精神的历史见证!

"重走赶考路"培训活动历时五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时期的工作生活场景以及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筹建新中国的"赶考"足迹为主线"重走赶考路",赶考路上的每个教育点都有鲜明的党性教育主题。"重走赶考之路"培训活动,让我们既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又锤炼了党性、提升了修养。

"重走赶考路"这一新的培训方式,让我们在亲走、亲看、亲听、亲历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与过去单纯的外出考察不同,"重走赶考路"培训活动中,培训中心老师全程跟班教学,每参观完一处,培训中心教师都要进行重点阐释、宏观点评、深刻总结,以引发学员共鸣,让我们通过回顾历史,缅怀先辈,重温教诲,引起心灵的强烈震撼。

这一培训模式既强调环境培训,又寓教于行、寓学于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枯燥等问题,将干部培训从以往"简单的体验"提升到对革命道路和改革开放道路的探索和思考上来。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赶考永远在路上!

让我们把"中国梦"与"赶考行"有机结合起来,用"中国梦"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用"赶考行"坚定自信、增强自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努力交上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上海市妇联党务干部"重走赶考路"有感

山村柏坡声名扬,

申城女儿寻根忙,

昔日烽火征战急,

人民战争威力强。

三大战役定乾坤,

两个务必指前程,

进京赶考赢佳绩,

前仆后继有来人。

今日教学细评说,

创新培训是楷模,

我等重走赶考路,

党性教育收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