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创新教育联系电话
  • 1
  • 2

学习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西柏坡时期的三次机遇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抓住了三次大的机遇,即战略进攻的机遇、战略决战的机遇、夺取全国胜利的机遇。

(一)战略进攻的机遇

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一般是在战争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然而,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是在国民党军数量上仍然占有优势,其重点进攻还在继续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综观全局,认为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其主要依据是:经过一年的战争,到 1947年6月,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过解放战争第一年,敌人总兵力已从430万人降为370余万人,其中正规军已降为150万人,且大部陷入对交通线和重要城市据点的守备,能用于机动的兵力只有约40个旅;而人民解放军则由内战爆发时的120万人发展到195万人,其中野战军近100万人,全部能用于机动作战;人民解放军虽然在总兵力上处于劣势,但由于后方巩固,全部兵力可用于机动作战,故在机动作战兵力上优于敌军;人民解放军在陕北和山东战场上虽然还处于防御地位,但在晋冀鲁豫、晋察冀和东北战场上已相继展开战略性反攻;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山东进行重点进攻后,连接两个战场的鲁西南和豫西地区,特别是陇海路以南的豫皖边直至大别山地区,兵力十分空虚,战略态势极为不利;再加上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士气高涨,深得人民拥护和支持,而敌人连吃败仗,士气低落,不得人心。这样,利用蒋军主力陷于陕北和山两个战场之机,向他兵力相对薄弱的中原地区展开攻势,并由此拉开全面进攻的序幕,就不失为一个英明的决策。而且为了“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并使解放军从国民党统治区取得战争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也必须“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拉开战略进攻的序幕。和陈赓、谢富治,陈毅、粟裕三路大军,成品字型,像一把尖刀插向敌人的胸膛。为了实现上述决策,中共中央选择敌人因实行两翼重点进攻而守备力量比较薄弱,又是蒋介石反动集团统治中心地带的中原为突破方向,并制定中央突破、三军配合的具体战略部署,刘邓大军于1947年6月底强渡黄河.挺进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这种十几万大军远离后方,一举插人敌人战略纵深去作战的独特进攻样式,在中外战争史上是罕见的。与此同时,陈赓兵团于晋南、豫北交界处强渡黄河.挺进豫西.进军豫陕鄂;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一部挺进陇海线.进军豫皖苏地区。三路大军相互配合,互为掎角,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形成逐鹿中原的战略态势。国民党被迫调集兵力堵截,使在内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减轻了压力,先后转入了攻势作战。

(二)战略决战的机遇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决战阶段。这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课题是:敢不敢于抓住时机进行决战、歼灭敌人的强大兵团,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将革命由局部胜利引向全国胜利。从当时情况看,人民解放军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人发展到280万人,装备上也有了很大改善,建立了炮兵和工兵部队,提高了攻坚作战的能力,解放区面积和人口分别上升至全国总数的24.5%和35.3%,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人民士气高涨。国民党军队由原来的430万人下降为365万人,由“全面防御,转入“重点防御”.蒋介石作出了“撤退东北,巩固华北,确保华中,经营华南”的战略决策,把国民党军队龟缩为以沈阳卫立煌、北京傅作义、徐州刘峙、武汉白崇禧和西安胡宗南五个孤立的战略集团。但国民党军队仍在总兵力上占有优势,并且占有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和三分之二的人口,总的态势上仍是敌强我弱。敌我双方这种势态,表明进行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在此情况下,能不能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果断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组织歼灭性的攻坚作战,适时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确实成为对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严峻的考验。

1948年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中央九月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从1946年7月算起),建设五百万人民解放军,歼敌正规军五百个旅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会议要求

人民解放军要敢于打前所未有的大战,敢于同敌人的大兵团作战,敢于攻击敌人守防的大城市,夺取全国胜利。

战略决战,不单单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重要的是战略战术和指挥艺术的较量,是智慧、意志、信念和勇气的较量。根据当时全国形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果断地把决战的第一仗放在东北。因为东北具备了战略决战的两个最基本条件:一是人民解放军占有绝对优势,能对敌人形成包围之势;二是敌人内部矛盾众多、士气低落,难以形成协同作战。在辽沈战役中,中共中央要求全体官兵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实行“封闭蒋军在东北,各个歼灭”的战略,先取锦州,而后关门打狗,最终实现战役的全面胜利。此役,创下了中国近代以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记录。经此一战,人民解放军由280万人上升到300万人,而国民党军从365万人降至290万人,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也超过国民党军队而占了优势。这对国民党统治集团是致命的一击,引起全国战局的急转之下。

随后,淮海、平津等大战役相继拉开。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战役总兵力上劣于国民党军队的情况下展开的大歼灭战.也是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一个战役。根据毛泽东的部署,人民解放军充分发挥军事指挥的高超艺术,采取将敌军重点集团层层分割,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使敌人在战役的每个局部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人民解放军以前所未有的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以60万对80万,经过六十六天艰苦战斗,歼敌55万5千余人,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上海直接受到严重威胁,为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实属战争史上的奇迹。

平津战役历时64天,歼灭52万人,和平解放北平,使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三大战役,短短四个多月时间,紧紧衔接,环环相扣。人民解放军充分发扬“功于战斗、不怕栖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敢打敢拼,一往无前。解放区人民以巨大的热情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井肩作战,创造了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这是中国共产党及领导人民解放军和广大革命群众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的光辉典范。

(三)夺取全国胜利的机遇

三大战役胜利后,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主要军事力量几乎丧失殆尽,国民党政府发动了一场“和平攻势”企图利用和平谈判的手段,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以便争取喘息时间,保存残存的反革命势力,然后伺机卷土重来。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是革命半途而废,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个尖锐问题。面对这样一个重大选择毛泽东想到了“农夫和蛇”的故事,想到了京剧《霸王别姬》中的楚霸王。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社论,明确提出,必须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采取一致的步骤,粉碎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阴谋.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和月20日发起渡江战役,并向全国进军,夺取了全国的胜利。总的来说,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前景而言,当时形势大好,机遇难得。形势的发展对革命有利而大大不利于反动势力。只有抓住这个时机,充分利用这个时机,革命才有可能取得超常的甚至是跨越式的发展。若看不到这种有利于革命发展的时机,坐失良机,不但发展不了革命,而且,取得的革命成果也将丧失。

综观毛泽东革命的一生。总是这样:在困难的时候,强调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自己的勇气;在胜利的时候,则强调要想到困难和问题。毛泽东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他说:“世界上出现过许多类似的情况,在紧要的关头,就看你坚定不坚定,坚持不坚持。你咬紧牙关坚持一下,就可以取得胜利。对方熬不下去,挺不住了,他就失败了。我自己就经历过许多次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