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创新教育联系电话
  • 1
  • 2

学习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选址西柏坡

1947年3月31日黄昏,其时胡宗南所部已进袭清涧县城,先头部队离中央纵队驻地只有30里了。毛泽东一行自枣林沟出发,经石咀驿到达绥德县田庄村路口。这里有两条岔路:一条向东北,到绥德;一条向西,进入淮宁河川。中共中央、中央工委就此别过。

工委出陕西,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向太行区行进。中途,接中共中央4月11日通知,指示“朱、刘先至晋察冀指导工作时期”。26日,作为中央工委第一批人员的刘少奇、朱德一行46人,在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刘澜涛等人的陪同下,到达晋察冀中央局、军区驻地保定阜平县城南庄。此时,晋察冀军区领导人聂荣臻、肖克、罗瑞卿等都在井陉县城西北35公里的洪河槽村前线指挥部,指挥正(定)太(原)战役。为求最快见面,双方约定,刘少奇等南下,聂荣臻等北上,到平山县城封城村会晤。5月3日,双方会面。4日,正太战役结束后不久,刘、朱、聂等人就一起来到了当时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行唐县上碑镇。

这次会面,历史性地决定了“西柏坡”的命运!

当得知中央工委准备到“太行区”安家时,聂荣臻等即提出,希望工委能留在晋察冀。朱德、刘少奇经商议后,于5月10日致电中央请示。当日傍晚,毛泽东即复电“完全同意中央工委及工委工作机关留在晋察冀工作一时期,以便能够帮助中央局解决各项问题”

如此,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选择工委正式驻地了。

当时有两种意见,一是在阜平与晋察冀领导机关住在一起,联系方便,但阜平几乎都是山区,村庄小,居住分散,经济条件差,与外界联系不便;另一种意见是选平山县。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模范县”,不仅第四军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一直居住这里,而且第二军分区和晋察冀党政军领导机关也长期居住这里。同时,平山虽也是山区,但有发源于山西繁峙的滹沱河贯穿全县,滹沱河两岸滩地肥美,物产丰富,一年稻麦两熟,因此该县的郭苏、黄泥、洪子店、柏坡一带曾被聂荣臻司令员誉为“晋察边区的乌克兰”。再有,从平山东出30公里便是华北大平原,交通也便利。所以,刘少奇等人经过讨论,即确定在平山县的郭苏、柏坡、洪子店一带选址。

至于如何选择的西柏坡,参与过当年选址的朱德卫士长齐明臣曾于1947年7月赋诗一首:

选址西柏坡

上碑受命选址行,仙乡福地走西东。

滹沱河岸访村镇,发现柏坡好环境。

南向山水视野远,北靠卜岭居安宁。

目标隐蔽宜保密,利于警戒与防空。

应急进退交通便,相关村落可屯兵。

人杰地灵正气旺,适做工委大本营。

书就说明附图示,马上回返报详情。

首长听罢表满意,选址任务告完成。

这基本上道出了中央工委选址西柏坡的缘由:

首先是环境好。西柏坡北依柏坡岭,南临滹沱河,是个马蹄形山坳,即“南向山水视野远,北靠卜岭居安宁”。而且,据朱德秘书潘开文回忆,“西柏坡村子外边有一片苇地,苇地外与滹沱河之间有一条大路,可通大车,我考虑到只要可通大车,汽车就可以通过,有利于与各根据地联系。而苇地里边与西柏坡村间还有条路,外面人不是本村人是很少走了,这样保密很好做”,也即“目标隐蔽宜保密,利于警戒与防空”。当年,国民党的情报人员侦察到毛泽东住在西柏坡一带,就从人员往来较多的地方和而同于民房的建筑物中寻找目标。敌机曾轰炸过西柏坡东南30多公里的烟堡村,也轰炸过西柏坡北10多公里的天主教堂。但就是不知道毛泽东在西柏坡的农家小院里。有人说“毛主席洪福大,炸不着!其实,这既和西柏坡的地理位置有关,也和当地群众对共产党的衷心拥护有关。与此同时,西柏坡村周围村子比较集中,正可以做到“应急进退交通便,相关村落可屯兵”。

最难得的是,西柏坡的景致还很幽美。1951年秋有记者到西柏坡采访,仍然能够看到“村庄的南边是一大片肥沃的田地,大部分种着稻子和苇子;稻田的前边便是日夜奔流的滹沱河。山坡两旁栽着许多柏树,也有一些种着谷子和棒子的耕地。村庄中间和四围密密地种着各种树木,往往有黄土墙的平顶房子从葱茂的树丛中显露出来。环境是很清静的,只有悦人的鸟声不时顺风送来。”

据叶子龙回忆:到西柏坡的第二天,毛泽东散步登上了柏坡岭,坐在一块石头上,用手里的木棍指着山下说道:“西柏坡果然是个好地方,这个总指挥部选得好!”

其次是“人杰”,即群众基础好。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平山籍党员是粟再温,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直到抗战前夕,平山县党员达779名,基层党支部70多个,分布在全县121个村庄。1945年8月全县(包括平山和建屏)党员已有16788名,占总人数的9%,所有村庄都建立了党支部。截至1946年11月20日,平山(建屏)县,共有党支部608个,党员总数19535个。此外,抗日战争时期,平山还出了威名赫赫的“平山团”、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作者曹火星等模范人物。就西柏坡村而言,1937年冬,西柏坡贫农阎发亮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西柏坡村第一名中共党员。1945年时,全村已有党员25名。1948年底,有党员40名。抗日战争时期,西柏坡先后有8名青年参军参战,民工支前700多人次,做军鞋500多双,军衣600多套(件),碾4军粮200多万斤,被称为“抗日模范村”。解放战争时期,平山还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支前民谣:“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所以,这个地方群众基础非常好。

再一个是“地灵”,主要是指物产丰富。1947年中央工委驻居

时,西柏坡村85户,325人,686亩耕地,土地肥沃,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年产量27万多斤,亩产390余斤。这在当时,就属于高产了,能够提供中央机关几千人的供给。

最后,西柏坡村还有房子。村里有300多间房子被日本鬼子烧了,但根基很好,全是石头的,比较容易修复。

1947年5月中旬左右,安子文率部几千人到达建屏县小觉镇。作为中央工委秘书长,安子文又带人对西柏坡一带的村庄进行了再一次的勘察。这一次,他们不仅察看了地理环境,还召集了由建屏县委组织部和洪子店区委及柏坡小区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了解了当地的社情、民情。勘察完毕,安子文等将了解到的情况向中央工委作了汇报,经研究决定,中央工委定址于西柏坡。

此后月余,各机关先后住进附近的北庄、南庄等村子里,并着手进行腾房、建房的工作。当时西柏坡村中有一南北走向的干河沟“恶石沟”,把村子分为东西两岸,东岸较小,有13户人家连成一片;西岸较大,大部分村民住在西岸。中央工委决定借用西柏坡村东头的13间民房,经过了修缮和改造,成了中共中央大院(当时,大院中除了中央机关外,还居住着7户村民)。由于住房紧张,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后,修建工作也没有停止,主要是在东岸新建了一批建筑,有中央军委作战室、大伙房(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灶食堂(九月会议会址)、收发室、机要室、新华社、政治研究室、三眼石窑洞、中央机关小学和许多宿办室,并在西岸建了几处房子,村后的山上还挖了一些土窑洞,基本上解决了中央机关的办公和住宿问题。为了安全与防空,依托后山老鼠岭开通了长232米的防空洞,同时围绕东岸还圈起了一道围墙。此外,为了分散目标,把最大的一个建筑物—中央大礼堂建到了东柏坡。这些建筑,除了三眼石窑洞是陕北工匠按照陕北窑洞设计建造外,其他房屋都是石根基土坯墙、木料架、白灰封顶,完全按照当地的模式建造。屋内的家具和办公用品,除向老乡们借了一些外,还从刚解放的井陉拉来些沙发、桌椅、澡盆等。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对外称工人劳动大学,简称“工校”或“劳大”。化名“胡服”的刘少奇是“校长”,朱德总司令则被称为“朱校董”。

1948年4月1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一行到达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城南庄。10天后即4月23日,周恩来和任弼时先到西柏坡。此前一天,杨尚昆率领中央机关和中央后委留守人员经半个月行军,也到达工委引驻地。至此,中共中央和中央工委、后委合并。

5月9日,中央军委发出通知“中央已与中央工委会合,中央工委即行撤销。”

中央机关在平山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

中央工委初到西柏坡时,当时的施工人员除有从延安出来的中央党校300多名工作人员外,平山县委、县政府也动员了不少能工巧匠和泥瓦工给中央各部门住房进行修缮,还组织了大量人力和畜力帮助中央各部门运送物资和机关干部家属,其情景就和民兵支前样,浩浩荡荡,沿途转送,并在沿途设立了若干接待站,负责中央工委机关的食宿供应;中央工委机关安全进驻后,平山县委又动员驻地农民让出了部分土地,供各机关种植蔬菜。

1948年初,为迎接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大队人马到西柏坡,平山县委县政府抽调人力、物力协助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一带村庄共修建简易住房千余间,挖窑洞十几间,当地群众再次把自己的房屋院落让出来,保证了中央机关的办公和居住用房。

 

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期间,几千人的粮食、蔬菜、副食等供应大部分来自平山县。平山人民不仅为中央机关和部队提供了充足的大米、小米、面粉,副食、肉类,而且还在郭苏、回舍开办了军民百货合作商店,在西柏坡、夹峪、朱豪、岗南、洪千店、温塘等地开办了军民合作社百货日用品门市部,还在郭苏镇建起了卷烟厂、面粉厂、挂面厂、榨油厂、饼干糕点厂、酱油厂、豆腐厂、酱菜厂、养猪厂等副食加工基地。为了解决中央机关干部、战士的穿衣问题,供给部在郭苏、讲里、张家庄村建立了被服厂,平山县委、县政府发动妇女为机关、部队作军鞋。此外,为了方便汽车行驶,平山县委、县政府组织了大量人力修整和拓宽西柏坡的外出公路,先后修整并拓宽了西柏坡至石家庄、西柏坡至阜平、西柏坡至温塘几条公路,全长不下百余公里,能跑汽车、马车。另外在韩庄村还成立了马车运输队,为中央机关、部队和当地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