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创新教育联系电话
  • 1
  • 2

学习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领袖们在西柏坡的故事

      1948年,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作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已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居住10个多月。在这里,他和他的战友们共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他的战友们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踏上了“赶考”之路。

      在西柏坡,伟人们与老区人民鱼水情深,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故事。 毛主席的故事 ——行军路上救女孩 1948年5月26日, 毛主席乘吉普车,从晋察冀中央局驻地的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经灵寿县境,要到达西柏坡。 当车沿着崎岖的山道,行驶到两界峰下的大山沟时,毛主席突然喊了声“停车!”司机立刻把车刹住了。其他人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只见毛泽东从车上跳下来,向车后不远的拐弯处走去。原来,在路边的平缓处坐着一个妇人,总是用恐慌的目光巡视着队伍,似乎身旁还躺着个小孩。毛主席来到跟前,见孩子脸色泥黄,双眼紧闭,一动不动,好像死过去一样。妇女见从车上下来的人朝她走来,满是泪痕的脸上,显得有些恐惧。毛泽东走到跟前,他弯下腰来亲切地问:“老乡这是怎么啦?”那妇女见眼前这个五十多岁的人,既面善又和气,显然是被同情心感动,她一边哭一边说:“俺家这闺女病的快不行了……”“你知道是什么病吗?”主席问?“前几天俺背着她跑了二十多里找先生看了,说是病的非常重,没救了。今天,我是背着她到山那边的庙里烧香,求求菩萨保佑孩子。”孩子的母亲一边说,一边哭。 “家里还有什么人”?“孩子她爹,去年秋后打石门(石家庄)参加了担架队,被国民党的炮弹炸死了。”毛泽东听后微微点了点头。出于对眼前这母女的同情,对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敬意。回身正想喊随行的朱大夫时,她已提着药箱来到了跟前,毛泽东着急地说:“快,快给这孩子看看!”朱大夫二话没说,敏捷地从药箱里取出听诊器,蹲下身来,给孩子仔细检查起来。接着又询问发病过程及症状。当孩子母亲说道,本村有两个同她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没治好,前两天已经死了。这时,朱大夫诊断后对主席说:“应该是流行性脑膜炎,死亡率很高”。“还有希望救吗?”主席问。朱大夫没有立即回答,她又用手翻开孩子的双眼看了看说:“希望倒还是有的,但必须打盘尼西林针”,“那就赶快抢救”,毛泽东现出迫不及待的样子。朱大夫锁了一下眉头,她是想:盘尼西林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用。她显出为难的表情说:“可这药只有……”毛泽东一听就明白了,他毫不犹豫地说:“救人要紧,现在就是万不得已,请你马上给孩子注射!”。朱大夫为孩子打过针,又从自己的行军壶里倒了半茶缸水,慢慢给孩子灌进嘴里。这时,孩子的母亲收住了哭声,抬起头来,打量着她眼前这些陌生人。她毕竟是老革命根据地的人,她从这些人穿的衣服、鞋帽和言语行动,觉得他们好像过去见过的八路军。孩子打过针后,药力很快在她身上起了作用。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她的头微微动了一下,接着又慢慢地睁开了眼睛。朱大夫见孩子苏醒过来,就俯下身子跟她说话。而孩子的母亲如大梦初醒,她听见孩子的声音后,先是怔了一下,她觉得好像是在做梦。然后又双膝跪地,向这个身材伟岸的人和救命先生一个劲的磕头。 毛主席见小女孩渐渐清醒过来,便安排朱大夫和一警卫战士留下,送母女回家后,继续观察治疗。由于战争环境复杂,车队不能久留。于是告别这母女,又启车兼程。

      两界峰村,峰高山大,地处平山县的东北边缘,是平山、灵寿两县分界之峰。毛泽东第一脚踏上平山县的土地,就救人一命,是毛主席与平山之缘。更是伟人拯救千千万万穷苦人于危难的本质所系。这位处于万般无奈的母亲,在山上求神未显灵,但却巧遇了菩萨心肠的毛泽东。 ——毛主席引导农民插稻秧 西柏坡是一个靠山临水的小山村,滹沱河在村南留下大片沉积滩。这里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很适合种稻子。

      1948年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天气异常闷热,毛主席在杨尚昆、叶子龙、阎常林的陪同下,到村外散步。 快到东柏坡村时,老远就看见一位农民正弯着腰、赤着脚在稻田里薅草,毛主席看着稻田里不太茁壮的秧苗就和老农攀谈起水稻种植管理的话题。毛主席用浓浓的湖南话问道:“你们这里种稻子,为什么不插秧呢?”说着,做了一个插秧的动作。 老农忙回答:“俺们这里都是直接往地里点种。” 毛主席问:“一亩地能打多少斤?” 老农回答:“好年景顶多打两石,平常年景打一石五六。”(旧时一石为300斤)。 毛主席说:“这么好的地,打这么点稻子,产量太低了,这样种稻不好,我的家乡也种稻子,一亩地能  产七八百斤。我们那里不是直接播种,而是先育好秧再往大田插秧,这样种出的稻子产量高,你不妨明年试一试。”

      1949年3月,毛泽东离开西柏坡进北京了,可他仍念念不忘西柏坡乡亲们种水稻的事情。1958年6月,毛泽东特意让中央办公厅给西柏坡村乡亲写信,让他们到水稻高产的涿县(今涿州市)去学习。当时的西柏坡村村长阎连章接到来信后,高兴地向乡亲们传阅。乡亲们争先恐后地传看着来信,觉得十年过去了,毛主席仍惦记着他们,心情十分激动。村民们都积极踊跃地报名,村里为了保证正常生产,最后决定选派阎连秀、王志远两人作为代表去参加了学习。

阎连秀、王志远经过学习观摩,终于将先育秧再插秧的水稻种植方法带回了村里。这种种植方法使西柏坡村的水稻产量大大增加,很快周围的村子也纷纷效仿起来。平山县滹沱河两岸传承了几千年的种稻方式彻底得到改变。

——毛主席挥镰割麦子

1948年夏天的一天,毛主席找到阎连章说:“村长啊,眼看麦子就要熟了,收小麦需要多长时间?”阎连章说:“往年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主席说:“这可不行,天不等人啊!今年要在半月内收完。”

开镰的那天,毛主席头戴草帽,手持镰刀,带着机关同志和警卫战士到田间帮助乡亲们收麦子。快午时分,阎村长看天太热,怕把主席累病了,就对朱德说:“朱老总,你看天这么热,你去劝劝‘校长’,还是让他回去吧!”,那时为对外保密,称毛主席为“校长”。

朱老总笑了笑:“我哪儿能说得动!”他又去找周恩来,周副主席说:“我看还是村长说最管用!”

阎村长硬着头皮走到毛主席跟前说:“‘校长’,天这么热,你工作又忙,还是回去吧!”

毛主席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个村长,就知道我热,乡亲们不热吗?麦收需要抢时间啊!” 。

朱总司令的故事

——朱老总拉楼帮播种

朱总司令闲不住,一来是工作需要往外跑,二来,他最爱打猎。人们经常见一位身穿粗布军装的老军人在山边、河边、田边打回一些山兔、野鸡、野鸭。朱老总非常平易近人,出门后经常和村民聊聊家长里短。

1948年春天,家住滹沱河边的农民刘永久和儿子正在地里播种,朱德总司令散步到此,要帮他们拉耧。刘永久父子拦挡不住,朱总司令搭上绳套,迈开了结实有力的步子往前拉,拉到地头又折回继续拉,六十多岁的总司令一连拉了七八个来回。这使在场的乡亲们都格外感动。

一次,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村子里的打麦场上堆满了新收的麦子,大家乱成一团,赶紧往屋子里抢运。刚好朱老总和警卫员路过,立即加入进来。等到全部收完了,他抹抹满脸的雨水,就走了。

——朱老总赔偿鸭子款

1948年夏天,朱老总到沕沕水电站视察。当汽车行驶到离沕沕水只有三里地的时候,朱老总看到险溢河里有几只鸭子,以为是野鸭,便让汽车停了下来。从警卫员手中接过枪来,只听“嘭!嘭!”两声,两只鸭子朴楞楞几下,倒在水中不动了。

老乡们听到枪声前来观看。那时人们并不知道车里坐的是朱老总,见两只鸭子死在河里,便一起上前把车围住。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怒气冲冲地吼道:“你们是干啥的,为啥把人家的鸭子打死?”朱老总一听是老百姓家养的鸭子,赶忙从车里出来,拽了拽上前解释的警卫员,亲自向老乡道歉:“老乡,我以为是河里的野鸭呢,就开枪打了,实在对不起!”说着忙掏出200元钱(边区币):“请你把这钱收下,再买几只鸭子吧!”那后生一看这位大个子说话这么和气,马上改变了态度,不好意思地说:“山里人不会说话,你别见怪,可这鸭子不是俺家的,是俺村王兴德家的,大概他也快……”还没说完就听人们唧唧喳喳:“来了!来了!”。

王兴德风风火火地赶来,挤进人群气势汹汹地大声嚷道:“是谁打死了我家的鸭子!”没等朱老总开口,那后生忙上前拉住了王兴德,便抢着说:“二叔,别说了,人家以为是野鸭子呢!这不,又赔了200元钱。”朱老总上前拉住王兴德的手说:“老乡,实在对不起!请把钱收下。”王兴德一看这个大个子态度和气,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赶忙说:“没啥,没啥,两只鸭子,值不了这么多钱。”

朱老总视察完沕沕水水电站后,在返回的路上,又打问王兴德家住哪里,并再次登门道歉。

后来,王兴德从沕沕水电站工作人员口中得知,那个大个子军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总司令时,后悔地说:“唉!真是瞎了眼,朱老总为咱老百姓打天下,咱倒让人家赔鸭子,这是什么事?”这件事虽然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却一直在西柏坡的老百姓口中广为传颂。

刘少奇的故事

——刘副书记与民植树

1947年9月,全国土地会议期间,许多干部骑马而来。开会时,把马拴在村旁树林里,人到村外山沟里去开会。由于人多马多,照顾不到,不少树被马啃了皮。第二年春天便发不出芽来。

初春的西柏坡,万物复苏,树木转绿,到处绿意盎然。1948年春天,刘少奇到西柏坡附近调查土改情况时,发现沟边光秃秃的树木不发芽,默默思考后才想起,去年参加土改会议的军队代表,骑的马都拴在这里,被马啃了皮的树就很难再发芽。看到损害了群众利益,心里十分不安的刘少奇回到西柏坡大院,就让行政科同志去村里落实,逐户登记损害树木,要照价赔偿。要挨家挨户把赔偿款送到西柏坡乡亲家中。感动的乡亲们说什么也不要。行政科同志就用该钱买来树苗。刘少奇知道后非常高兴,他带领机关的工作人员和群众一起把树苗栽上。几年后,西柏坡河滩郁郁葱葱,妆点着西柏坡一片生机。

周总理的故事

——梨果飘香还房东

在周恩来副主席居住的那所普通农家小院里,有一棵梨树。周恩来刚从阜平来到西柏坡时,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他和邓大姐都非常喜欢这棵梨树,工作之余,就为它浇水。眼看到了中秋节,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大梨。中秋节这天,周副主席让警卫员将成熟的梨摘了下来,装了一竹篮。警卫员心想,这下该让周副主席尝尝梨了。可周副主席一个没吃,让警卫员给房东送回去。警卫员一看周副主席的神情,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提着竹篮,沿着小路送到了房东家。

爹怕他娘惆怅犯病,就劝他回娘家住几天。十几天后返回家中的她,一进院子,看见了自己的青海。 “这是怎么回事儿?”

青海娘知道了是董老夫妇送孩子到中央医院,给她救活了青海,可真是千谢万谢,不知该如何报答董老的救命之恩。

——伟人给予了二次生命,青海一辈子感恩

被当年董老夫妇救活的阎青海,今天依然健在。这一经历成为青海人生的激励。古来稀的他,年轻时当过村干部,这几年岁数大了,退出了村委班子,但带头致富的步子却没停下来,先后搞过家庭副业,跑过运输,在西柏坡旅游市场卖过冷饮、小吃。

2005年夏天,一群游客在他的餐饮部消费后,到柏坡湖码头乘快艇游湖去了。落下一个包裹在店内,老阎一看是一沓钱,拿上包裹就追到了码头。此时的游客还一无所知。包裹内有现金3万多元。是导游携带的公款。失而复得的巨款被老人送回后,游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来西柏坡参观就是为了接受革命教育,因一时大意,给了他们一次亲身体会老区人民大公无私、拾金不昧的精神教育。

近年来,随着西柏坡圣地旅游热的升温,现在老阎又投资买了一条环保型游船,搞起了游船游湖服务。

——青海与总书记畅谈美好生活

只因阎青海与董老结了缘,阎青海一生都没有离开媒体的关注。2002年12月,阎青海的人生又有了一次不寻常的经历。胡锦涛总书记到西柏坡参观学习,特别邀请了西柏坡的干部、党员举行座谈。老阎罩着具有平山人特点的白毛巾,被安排坐在了胡总书记和曾庆红同志中间,当他向胡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生产、生活时,胡总书记十分高兴,鼓励老阎,要依靠革命圣地旅游业勤劳致富。老阎明白,是董老夫妇给他创造了这次面见胡总书记的机遇。

任弼时的故事

——六尺白布见精神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中央机关准备迁往北平,人们已经开始打点行装了。这时任弼时的小儿子远远才七八岁,他听到进北京的喜讯儿,也忙活着拾掇起来,把那些看过的小画书用绳了捆起来,把一些小玩具装进纸箱里,唯独那件从延安带来的小自行车,不知该如何包装。这个小车虽然很旧的,但远远却十分爱惜它,每次骑过后都要好好擦一擦。为了保护小自行车,远远要求姐姐做个车衣,远志看着弟弟祈求的眼光,就答应下来了。那时,实行的是供给制,用什么东西都得到后勤处领取。远志开了张领6尺白布的条子,找到行政科批了字,交给了警卫员邵长和。小邵很快就从后勤处把包装布领回来了。远远高兴极了,他把布放在床上,这么折一折,那么比一比,好让姐姐给小自行车缝个漂亮的衣服套上。

这件事被任弼时知道了,便让小邵把远志姐弟两个叫来,严肃地说:“全国虽然快要解放了,可是我们的国家还很穷,前线更需要物资支援。毛主席还穿着补丁衣服呢,你们为什么要做车衣呢?”远远虽然年岁小,却很懂事,他听了爸爸的话之后,对姐姐说:“咱们不做车衣了,把布退回吧。”任弼时站起来,摸着远远的脑袋说:“对,应该把布退回去,今后要注意节约。谁也不要搞特殊,以后再领什么东西要经过我知道,不然不要领”。远志点头答应。

远志从屋里将那6尺包装布拿出来,交给了小邵,到后勤处说明了原因,交给了仓库保管员,保管员接过白布深有感触地说:“任书记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沧桑60年,弹指一挥间。伟人们鞠躬尽瘁,都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他们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流芳百世。

——副主席雨夜救战友

1948年7月30日,倾盆大雨从中午一直下到夜晚。深夜11点了,柏坡岭下的两间农舍里,仍然亮着灯光。周恩来副主席正在专心起草文件。突然,门外有人喊:“报告周副主席!”随着一阵风雨走进一个满身泥水的人来,原来是警卫员。他气喘吁吁地说:“后山一个窑洞冲塌了,有四个工友被埋在里边……。”没等战士说完,周副主席早已站起身来,边提马灯,果断地说:“快,通知大家,赶快救人!”话音未落,他跨出屋门,抓起把铁锨,步入雨幕。

中央机关刚到西柏坡,由于人多房子少,除中央领导住民房外,很多同志就暂时住在刚修补过的破漏房子和一些窑洞里。后山的这几座窑洞紧贴山根,山势低,雨水多,泡了墙,塌了顶,结果把理发员曹庆卫等四人压在了里边。

情况十分危急,窑洞前已经来了不少人,人们在风雨中,慌慌乱乱忙成一团,人群中不知谁喊了声:“周副主席来了!”这时,周副主席大手一挥说:“快,争取时间。”说着,挥锨铲起土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救出3人,理发员曹庆卫不幸牺牲。周副主席把三名脱险人员安置在安全的地方,叫卫生员好好照看,自己提着马灯, 又检查了其它宿舍的安全后,才回到住处。

第二天,中央机关为理发员曹庆卫召开追悼会。毛主席亲笔题字:“悼念曹庆卫同志”。周副主席致悼词并写了挽幛。身材高大的朱老总抬起棺材,走在送殡队伍的最前头。

董必武的故事

——董老六十学纺线

在董必武寝室的土炕上,放着一架纺线的纺车,人们一看到它,就想起董老学纺线的故事。

董老的夫人何连芝,早在延安时期就是纺线能手,曾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1947年,中央工委来到西柏坡后,为了支援前线,组织机关人员搞生产,董老不顾60多岁的高龄,抽出时间来向老伴学起纺线来。初学时,顾了拉线,顾不上拧纺车,纺出的线粗细不匀。看似轻巧,干起难。用董老的说法:“捻手巴掌握手拳(指纺线的动作),看似容易做起难。”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董老学会了纺线。

——董老夫妇救“死”孩

董老当年在西柏坡时的房东叫阎志林。房东家有个孩子叫青海。董老夫妇和房东家亲密无间。百忙之中,董老夫妇在房前种了一块菜地,地块不大,黄瓜、茄子、西红柿,样样都有。供给房东家和机关大伙房用。

1947年的一个夏天,两人劳动完了,抬一筐西红柿往回走。经过门前的石碾时一下怔住了。碾盘上怎么躺着一个小孩子呢?

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孩子,脸朝里扭着,一动不动,像死了一样。孩子的身子底下铺有一块苇席片儿,席片儿底下横放一条绳,这显然是要去扔掉或埋掉。可是,为什么又放在碾盘上呢?

何连芝走近碾子,猫下腰来,她想细细看一看:“这不是房东家的小青海吗?”何连芝意外又吃惊地说。“不会错,这两天青海闹肚子,我说给她送医院,她妈说找医生看过了,吃了药。怎么会成这样呢?”何连芝一边说着,摸了摸孩子的鼻孔,好像还有微微一点气息。“心脏还跳动吗?”董老关切地问。“跳!跳!还跳呢!”。“快、快送往医院!”董老急切地说。

何连芝抱着孩子,顺着那条被称为大街的东西路,朝着中央医院设在东柏坡的医务所奔去。

原来今天,青海娘又去找医生拿了药,可是病情严重的小青海已经吃不下去。青海妈守了孩子半天。说是死了吧,好像多少还有一点气儿。说是没死吧,又完全跟死了一个样。又过些时辰,已经摸不到一丝气儿,她才决定不再守着。将孩子抱出了大门。是扔掉呢?还是埋掉呢? 村里一般死了的孩子,都是扔到苇地西头那个大水坑里。

她走出了大门,又觉着不忍心去把自己亲生的孩子扔掉。犹豫了一下,放到了门前的碾盘上,可能是期盼着孩子生还,或是等他爹回来再说。

何连芝抱起孩子朝医院走后,董必武有急事,即骑马到华北政府住地王子村去了。他走时告诉了警卫员:“抽空到医院去看看”。所以,警卫员小冷遵照董老的嘱咐,每天都到医院去看望一趟。董老从王子驻地,还往医院打一次电话询问,孩子是不是脱离危险了。

孩子的娘把孩子放在碾盘上,走回家里,心里忐忑。于是又走出来。一看碾盘上光光的,什么都没有了,把个病死的孩子给丢了!

“准是有人帮你去扔掉了。孩子反正是不行啦,不管谁替你送走,比你当妈的亲自去扔掉心里还好受点儿。邻居大娘安慰她说。

 

小青海“死”后,青海的衣裳,玩具还在,触物伤心,青海娘郁郁不乐。青海